案情档案|受害人都有一个潜在的共同点!(完全剧透,慎入!)
冷眼探花郎(冷眼观世相,血性探花郎)
2023-04-19 10:01:00
已编辑
北京
莫兰,柳梦,杜梅,白晓芙,王楠楠,薛红,齐莎莎。
这些名字里都含有偏旁“木”或“艹”。张司城爱白晓芙,但白心属卫峥嵘,儿子名字也明目张胆的叫山山。张打心里最恨的是白晓芙,他又不能杀死白,就把恨意投射到别处。莫兰、柳梦、杜梅这种名字带有草木属性偏旁的人物就成了白晓芙的化身(甚至连卫峥嵘名字里都有一个“艹”),他一次次杀人,其实就是想杀死“出轨”的白晓芙。杀人不见血,先用裹了布的锤子击晕,杀完人还摆艺术造型,临摹下来(23集有柳梦和杜梅的画像),这就不全是恨意,是既恨又爱的复杂心理。草木大概隐含有卑贱之意,而张自己化身夜枭,似乎也有鸟凌驾于木之上的隐喻(你丫这个变态的鸟人!)。
儿子的模仿杀人,杀王楠楠还学了个形似,但因为没有父亲这层心理,所以没有临摹这一步骤,HB铅笔就是纯粹的签名。杀薛红,直接暴力殴打了,灭齐莎莎口,更是什么都顾不上了,血光四射。我觉得在吴嘉心里,杨漫身上有白晓芙形象的投射,吴嘉恋母,所以对杨漫有异样的情愫。在小说中,吴杀薛红的契机,也是因为陆行知干扰了他接近杨漫。父子凶手,有关联点,但动机完全是两码事儿。
《白夜追凶》里的连环杀手王志革,其实跟张司城有点类似。王志革是因为老婆出轨,所以专杀雨夜在车中幽会的男女,只不过他只有恨意而已。这两起连环凶杀案,都是因为被查出了第一案,才能最终告破。
4月23日补充:
经豆友提醒回看了第4集的片头,才发觉凶手杀柳梦前,确实是把抠去母亲脸部的照片扣在了柳梦素描的脸部上。这一细节,直接动摇了我上面的分析。首先,画素描是在作案前。因为有《人间乐园》做模板,凶手又提前物色好了目标,所以先作画后行凶。其次,柳梦确实是被当成母亲去杀的。或许养母的职业与柳梦相似,都是舞女(小张在模仿作案时,选的王楠楠也是舞女)。
杜梅有舞女背景,但遇害时的身份是工人,还带着3岁的女儿。张是否做过这么深入的背景调查不清楚。至少作为模仿者的小张,第二案选择的目标是发廊女。杜梅案与柳梦案背后的心理动机或许是不同的。毕竟杜梅的素描是侧脸,抠去的母亲是正脸,造型上就不匹配。从第6集的片头看,杜梅死前的穿着绝不是风尘女子的风格,红色的大衣与白晓芙去电影院时的装扮有些许相似(第14集小巷女人里诱捕的女警从年龄与装扮上也都更像是白晓芙)。95年莫兰案是第一案,选择熟人下手。97年的柳梦案,应该是弑母心理的投射,杜梅案我认为更多的应该是杀妻心理的投射,毕竟独自抚养三岁幼女的单身妈妈,让人更容易与白晓芙产生联想。
不过就算是先画画,后摆造型,凶手对被害人所投射的心理对象(母亲和妻子)仍然是爱恨交织的,否则就没有画画和摆造型的必要了。
最赞回复
-
冷眼探花郎 (冷眼观世相,血性探花郎) 楼主 2023-04-19 19:49:11 北京
97年线能查到莫兰案,发现画像并且筛查图书借阅人,已经是最接近凶手的一次,可惜随后警队换了帅,卫死磕磕死武小文,加上白晓芙意外死亡,所以案子就此尘封。我相信凶手的名字一定在借阅卡上。10年,旧案重启,姚乐带出马成群,马成群带出郭胜利,郭胜利带出曲振祥,这四人都是外围人物,加上一直在眼前晃的杨哲,在薛红案之前,10年线牵扯出的人物都是为了与97年线相呼应,查案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。薛红案是一次激情作案,加上后来丧心病狂的袭击齐莎莎才自爆式的落网。我比较好奇的一点是,安宁都能凭监控录像认出鹰力鞋,怎么就没认出那个熟悉的身形呢?!
-
xy 2023-04-19 19:53:11 广东
97年线能查到莫兰案,发现画像并且筛查图书借阅人,已经是最接近凶手的一次,可惜随后警队换了帅 97年线能查到莫兰案,发现画像并且筛查图书借阅人,已经是最接近凶手的一次,可惜随后警队换了帅,卫死磕磕死武小文,加上白晓芙意外死亡,所以案子就此尘封。我相信凶手的名字一定在借阅卡上。10年,旧案重启,姚乐带出马成群,马成群带出郭胜利,郭胜利带出曲振祥,这四人都是外围人物,加上一直在眼前晃的杨哲,在薛红案之前,10年线牵扯出的人物都是为了与97年线相呼应,查案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。薛红案是一次激情作案,加上后来丧心病狂的袭击齐莎莎才自爆式的落网。我比较好奇的一点是,安宁都能凭监控录像认出鹰力鞋,怎么就没认出那个熟悉的身形呢?! ... 冷眼探花郎只是认出穿了外套的外形,再注意到谢。没穿外套认不出来是正常的
-
余胜龙 2023-04-19 20:26:46 湖北
97年线能查到莫兰案,发现画像并且筛查图书借阅人,已经是最接近凶手的一次,可惜随后警队换了帅 97年线能查到莫兰案,发现画像并且筛查图书借阅人,已经是最接近凶手的一次,可惜随后警队换了帅,卫死磕磕死武小文,加上白晓芙意外死亡,所以案子就此尘封。我相信凶手的名字一定在借阅卡上。10年,旧案重启,姚乐带出马成群,马成群带出郭胜利,郭胜利带出曲振祥,这四人都是外围人物,加上一直在眼前晃的杨哲,在薛红案之前,10年线牵扯出的人物都是为了与97年线相呼应,查案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。薛红案是一次激情作案,加上后来丧心病狂的袭击齐莎莎才自爆式的落网。我比较好奇的一点是,安宁都能凭监控录像认出鹰力鞋,怎么就没认出那个熟悉的身形呢?! ... 冷眼探花郎熟悉的身形?安宁监控里指认的是吴,当年躲衣柜里看见的是张,两人身形不同啊。只是恰巧吴也穿了他爸当年杀杜梅时穿的鹰力鞋。我觉得后来吴穿的鹰力鞋只是普通的鹰力鞋,并不是当年他爸故意磨平了鞋底的那一双。
-
冷眼探花郎 (冷眼观世相,血性探花郎) 楼主 2023-04-19 20:40:07 北京
不是我不明白吧,如果把柳梦和杜梅当养母一样杀害,为啥还要画素描?明明是连照片都要挖掉脸的恨意,难道你认为他是恨养母的脸,实际上馋她的身子?!
-
冷眼探花郎 (冷眼观世相,血性探花郎) 楼主 2023-04-19 21:02:43 北京
你这么理解也未尝不可。只不过我觉得白晓芙对张的影响比他母亲要大。张开始第一案时,儿子已经8岁了。如果只是因为恨母亲的原因,可能更早时间就会犯罪。
-
xy 2023-04-19 22:04:52 广东
就是把柳梦和杜梅投射成杨母去杀害的。为什么画画,在上一条已经写了。
这里再补充一个老张的脑回路:在白晓芙那里情感受挫受伤,老张导致和白晓芙情感破裂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养母,向养母发泄的方式就是杀害柳梦杜梅
一个不恰当的比喻:老师批评了学生,学生不敢反驳老师就回家埋怨妈妈,类似这样一个关系
后来吴嘉犯罪本质上是在仇恨父亲,并不是表面上的仇恨女性,只是吴嘉报复父亲的方式是模仿了老张的犯罪模式
-
冷眼探花郎 (冷眼观世相,血性探花郎) 楼主 2023-04-19 22:07:44 北京
老卫跟张山山应该没那么强的情感联系,剧集里加了烟花戏显得略亲密,原著小说里似乎只在实验室里有过一次对话。张山山到最后都恨老卫懦弱,白死后一次都没去看过他,又怎么会画他?况且老卫的特征是浓眉大眼左偏分,张是囧眉细眼右偏分,图中画的略有美化,但也看的出是张。吴嘉似乎也没有显露过绘画的本领。我认为照片是白剪的,画是张司城补的。
-
xy 2023-04-19 22:16:12 广东
吴嘉会画画,王楠楠和薛红都有画。他模仿老张作案是全套模仿,不会只模仿留一个HB铅笔,也是画完画,再留下HB铅笔。
吴嘉确实恨老卫懦弱,但是对老卫是由爱生恨,而且爱还有所保留,最后死前骂老卫,其实也有爱老卫成分,只有老卫给过吴嘉什么是爸爸的爱和感觉
吴嘉对老张只有恨、完全没有任何爱
-
xy 2023-04-19 23:03:05 广东
如果吴嘉是心理健康精神正常的,他可能就会用你说的寄匿名信给警察
但他是心理不健康的,他就是模仿做案然后打匿名电话报警
老张厌母,把柳梦杜梅当养母杀害 小张厌父,模仿老张做案,杀害王楠楠薛红,表明是仇恨女性,本质是把王楠楠薛红当成老张来杀
-
QQZZPK 2023-04-19 23:28:30 青海
变态也是有迹可循的,有一定的逻辑。 厌父就会不自觉地去杀中老年男性,当做张司城的替代品。 具体作案方式就是去跟踪老男人,要是发现这些人虐待小孩,就会触发他小时候的记忆,然后残忍杀害。 杀人方式也会和吴嘉的经历有关。 比如吴嘉被他爸鞭打,这种心理创伤,就会反映到他的杀人方式里,可能会虐尸、鞭尸。 这种变态杀手是有固定的杀人模式的,侧写就是通过这些必然的联系,从杀人方式里找线索,筛选嫌疑人,最后抓到凶手。 如果厌父不杀男人而去杀女人,这个逻辑就被打破了。犯罪心理学就不存在了,快跑,水滴来了!
-
xy 2023-04-19 23:38:31 广东
变态也是有迹可循的,有一定的逻辑。 厌父就会不自觉地去杀中老年男性,当做张司城的替代品。 具 变态也是有迹可循的,有一定的逻辑。 厌父就会不自觉地去杀中老年男性,当做张司城的替代品。 具体作案方式就是去跟踪老男人,要是发现这些人虐待小孩,就会触发他小时候的记忆,然后残忍杀害。 杀人方式也会和吴嘉的经历有关。 比如吴嘉被他爸鞭打,这种心理创伤,就会反映到他的杀人方式里,可能会虐尸、鞭尸。 这种变态杀手是有固定的杀人模式的,侧写就是通过这些必然的联系,从杀人方式里找线索,筛选嫌疑人,最后抓到凶手。 如果厌父不杀男人而去杀女人,这个逻辑就被打破了。犯罪心理学就不存在了,快跑,水滴来了! ... QQZZPK你别只是推翻啊,你说些吴嘉做案的犯罪动机和犯罪心理啊。
我举个例子来例证吴嘉厌父所以模仿犯罪。杀薛红,就是当晚约杨漫被陆队截胡,他说你们真是好父母。然后他就殴打并杀害了薛红。和王楠楠案的区别,就是多了殴打。但其实这个区别表明的是他憎恨父亲的程度又增加了。原因就是被“你们真是好父母”给刺激或者是激怒到了。
-
QQZZPK 2023-04-20 00:02:50 青海
我想过吴嘉的动机和逻辑,但是发现没有完全合理的解释。哪种理论,都会有些地方对不上。 额,所以只能说编剧就没想那么多,吴嘉只是个工具人,没有那么重要的戏份,因此也就没有设计那么严密的逻辑。 就像杨哲,纯纯的工具人。如果我说要分析当年为啥出国,能分析出合理的解释嘛,不能呀对吧。 因为剧里就没给相关的信息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。
-
QQZZPK 2023-04-20 00:12:30 青海
电视剧里的人物,终究是虚构的,不是真人。 刻画得越多,就越趋向于真实。可分析的就越多。 刻画得少,比如一个路人甲,咱要去分析他的一切,就没必要了,剧情就没重视他呀,分析啥都有可能对,也有可能错。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。
-
xy 2023-04-20 00:27:37 广东
你写的两个比如都很有信息量,既结合剧情信息又结合了合理的逻辑信息。这两部分 抛开或者过于侧重其中一方都是不太合适的。特别是剧情信息依据太少 而自觉合理的逻辑信息太多,这样结合产生的想法往往容易很偏离剧本故事整体逻辑
-
小木 2023-04-23 13:19:12 广东
变态也是有迹可循的,有一定的逻辑。 厌父就会不自觉地去杀中老年男性,当做张司城的替代品。 具 变态也是有迹可循的,有一定的逻辑。 厌父就会不自觉地去杀中老年男性,当做张司城的替代品。 具体作案方式就是去跟踪老男人,要是发现这些人虐待小孩,就会触发他小时候的记忆,然后残忍杀害。 杀人方式也会和吴嘉的经历有关。 比如吴嘉被他爸鞭打,这种心理创伤,就会反映到他的杀人方式里,可能会虐尸、鞭尸。 这种变态杀手是有固定的杀人模式的,侧写就是通过这些必然的联系,从杀人方式里找线索,筛选嫌疑人,最后抓到凶手。 如果厌父不杀男人而去杀女人,这个逻辑就被打破了。犯罪心理学就不存在了,快跑,水滴来了! ... QQZZPK建议查查你
你的回复
回复请先 登录 ,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
最新讨论 ( 更多 )
- 其实凶手有两个人,还有第二部 (NC粉没母)
- 陆行知为什么总是动不动就怼老霍啊? (我把狗熊打哭过)
- 江北杂谈|也聊白晓芙的婚姻 (leann)
- 案情档案|我猜是杨哲。有动机有欧画爱好个人性格谜 (超长反射弧)
- 是我看漏了吗?张司城追杀白小芙摔断胳膊,但在急诊室外没看... (HOHOHOM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