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生还者 重制版 The Last of Us Remastered

类型:
游戏 / 射击 / 冒险 / 动作
平台:
PS5 / PS4
别名:
美国末日重制版
开发商:
Naughty Dog, Inc.
预计上市时间:
2014-07-29
发行日期:
2014-07-29
5星
83.1%
4星
13.2%
3星
2.9%
2星
0.4%
1星
0.3%
写文字 写攻略 分享   

最后生还者 重制版的游戏图片  · · · · · ·  ( 全部 326 张 · 添加图片 )

最后生还者 重制版的短评  · · · · · ·  ( 全部 5455 条 )

热门 /  最新 / 
  • 1040

    如果你身边的人把游戏理解为LoL与王者荣耀,那么仅仅让他们玩个序章就足以颠覆他们对游戏的三观

  • 508

    夏天,周末,你睡到自然醒,我比你早醒一点,准备好早餐。吃完收拾过餐具,再躺下来聊聊天。外面太晒,还不太适合出门。打开电视和PS4,靠在沙发上,切半个西瓜,你盘腿放在两腿间,一把勺子,你一口,我一口,我打游戏,你在旁边看着剧情的发展,思考人生。一盘过后,太阳变得和煦,我们出去野。

  • 362

    玩哭了,一是吓哭的,一是感动哭的。这部游戏让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,那就是游戏本来是为了让人得到快乐,但是现在像这样的现实主义游戏越来越多,玩后反而让人不快,比如这款游戏就一直让我处于很压抑的状态,这是什么道理呢?所以我有点明白康德对文学的起源的解释了,他认为文学起源于游戏,也就是说文学一开始只是为了娱乐。而游戏本身更是为了娱乐才出现的,现在却不再局限于娱乐,从这一点上来讲,游戏的发展历程印证了康德的文学起源自游戏的学... 玩哭了,一是吓哭的,一是感动哭的。这部游戏让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,那就是游戏本来是为了让人得到快乐,但是现在像这样的现实主义游戏越来越多,玩后反而让人不快,比如这款游戏就一直让我处于很压抑的状态,这是什么道理呢?所以我有点明白康德对文学的起源的解释了,他认为文学起源于游戏,也就是说文学一开始只是为了娱乐。而游戏本身更是为了娱乐才出现的,现在却不再局限于娱乐,从这一点上来讲,游戏的发展历程印证了康德的文学起源自游戏的学说。 (展开)

  • 183

    “一起变成疯子也可以很诗意”

  • 131

    当我被激流困在公车底端动弹不得,手柄乱按,镜头乱转,手忙脚乱以至于都想暂停查攻略的那一刻,我看到了跳到车上的艾莉。那一瞬间,我第一次觉得可以不靠攻略而是依靠某人,我觉得我是被爱着的,我觉得我终于不再孤独—— 世界无药可救,你是他唯一的奇迹 任凭长劲鹿路过荒芜破败的内心, 只有你是他唯一的绝景。 重伤的躯体,风雪里奔跑 像飞蛾扑火般奔向你—— 只有你是这无望之冷里的唯一温暖 你是归途,是原因,是表针转动的理由 他选择为... 当我被激流困在公车底端动弹不得,手柄乱按,镜头乱转,手忙脚乱以至于都想暂停查攻略的那一刻,我看到了跳到车上的艾莉。那一瞬间,我第一次觉得可以不靠攻略而是依靠某人,我觉得我是被爱着的,我觉得我终于不再孤独—— 世界无药可救,你是他唯一的奇迹 任凭长劲鹿路过荒芜破败的内心, 只有你是他唯一的绝景。 重伤的躯体,风雪里奔跑 像飞蛾扑火般奔向你—— 只有你是这无望之冷里的唯一温暖 你是归途,是原因,是表针转动的理由 他选择为你背弃整个世界 因为你平静而温暖的面容,是他继续呼吸的唯一许可 「致这场最令人动容的自私」 他只是不想再失去怀里的女孩。 ——“I swear.” (展开)

> 全部5455条
我要写攻略

最后生还者 重制版 The Last of Us Remastered的攻略 · · · · · · (全部 1 条)

Amy 2023-03-04 17:43:27

温馨的一个周末

互相对比下剧和游戏的剧情,发现重合率有9成,但是前者重感情轻动作,所以看下来更温暖 1-春节时就想看的影视之一,再经历了三体世界,狂飙的疯狂后,只剩下这部了,很早就听到这款游戏的火爆源于剧本过硬,感情细腻,这次正好结合电视一起看看 2-几个片场的故事: 先00年(女...  (展开)
我要写文字

最后生还者 重制版 The Last of Us Remastered的文字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 70 条 )

墨轩 2016-10-25 16:44:26

末日之下的人性选择

<The Last Of US>重新定义了交互式的游戏体验。它不仅呈现了一个故事,同时让人能够身临其境地思考人性中的善与恶。 末日与战争从来都是最好的人性试金石。<The Last Of US>的末日场景里有丧尸的腐朽,人性的堕落和贪婪,绝望的气息从一开始就扑面而来。 斑驳零落的破旧屋子...  (展开)
小蜗 2017-05-04 14:32:24

孤独、成长与爱——关于《最后的生还者》

作为一名曾经的游戏行业从业者,对游戏这个东西真的是又爱又恨。爱的是它创造的各种非凡的体验,恨的是当它成为职业后,怎么会那么操蛋,心里想的和做出来的,根本是两个玩意儿,理想和现实之间隔着一百八十条马里亚纳大海沟。直至看了顽皮狗关于《神海》开发的纪录片,才发现...  (展开)
豆浆大王 2017-12-22 22:07:54

艾莉的冷笑话时间

源自网络 艾莉的冷笑话系列 Part1 公车前。全灭3个侦察兵后在公车前等待,艾莉就会掏出笑话书开始活跃下气氛: 笑话1. 英文原文:It doesn’t matter how much you push the envelope.It’ll still be stationary.(不管怎么突破底线,本质始终不变。) 中文翻译:不管你怎么...  (展开)
村长 2017-08-28 16:38:26

最后的我们

僵尸题材让我既害怕又着迷。亲近之人变成僵尸是一种残忍的失去,因此能给人带来绝望般的恐惧。在这种恐惧中,人类得以认清自己,发现是什么支撑我们活着,是什么让我们选择死去。僵尸的世界能够抹去人类的遮遮掩掩,只剩下一颗赤裸的人心,善与恶,原罪与神性都显露无遗。 《最...  (展开)
孟龙傅 2016-04-24 23:59:37

为了你,可以对抗全世界

当屏幕变黑,配乐响起,屏幕出现一连串的滚动字幕,你才终于发觉,《美国末日》的游戏结束了。以往经常感觉,游戏给人带来的满足是低层次的,但是有些游戏会让你像对待一部奥斯卡电影一样肃然起敬,那么《美国末日》是我碰到的第一部这样的游戏。 “是尝试拯救整...  (展开)
红色的脱脂牛奶 2017-02-11 02:49:00

《美国末日》中的“卑微”

今天以普通模式通关,给我个人冲击力最大的一个桥段,并不是某一个煽情的过场CG,而是游戏结尾处,操控乔尔冲进手术室时,面对三个没有任何威胁的医生时,我选择了对站在前面的两人开枪,源于一路的虐心战斗,让我对出现的每一个桥段都充满着警惕,我认为可能设计好的桥段就是...  (展开)
Latte 2017-03-18 23:18:46

Oh baby girl

五颗星有点不太够诶。 有点反应迟钝的这两天才发现最后生还者2的消息。老实说,有本事你就尽管出续作,尽管出限量版,不买算我输。Just shut the fuck up and take my money. 于是起码对于这个游戏,还是得说点什么的吧?不是什么写的很好的评论,只是给自己留个纪念。 当初还...  (展开)
Zoo 2018-06-17 00:38:35

()是对世界体验的延伸

一 通关的时候并不觉得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。拼死拼活从波士顿一路杀到盐湖城(有趣的是你可以参考美国地图估测游戏进程),却没有任何问题被解决了,世界也没有变好一点点。 和大环境一如既往一尘不变的绝望相反,roadtrip中Joel和Ellie的关系一天天变得亲密:两个性格相合的人...  (展开)
念敏 2016-06-16 02:06:14

多人模式新手指南

这个游戏的多人模式如果找不到靠谱的队友,我不打算再玩了。 在弃坑之前写点东西,希望能帮助到新手。因为多人联机模式对新手很不公平。 先说说优点吧。 这个游戏的多人模式的优点在于比较接近真实,不太会有被游戏制作人玩弄的感觉,也就比较有代入感。 真实的末日生存,一...  (展开)
罐罐 2018-08-17 22:15:17

可见的未来

1、意义爆炸 这话放在三十年后来看实在可笑,但“现在的我生活在一个意义爆炸的时代。” 意义,往往不是对现象原因的说明,而是说服自己的替换性解释。如果前者指的是某种接近真相的东西,那么后者只是一种个人化、顶多是群体化的建构。 意义爆炸与知识(这里指代科学或常识)...  (展开)

> 更多文字 70篇

以下豆列推荐  · · · · · ·  ( 全部 )

谁玩这部游戏  · · · · · ·

游戏资料贡献者  · · · · · ·  ( 全部 19 人 )

OSZAR »